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文/图
三星堆、大熊猫、蜀锦、年画、张大千……12月29日,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正式向公众开放,四川展团共有70家企业(单位)参展,带来众多文创产品、产业项目等,吸引现场观众、嘉宾参观、洽谈。
作为文化大省,四川拥有众多广为人知、备受关注的文化资源,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探索。如何通过产品研发、产业赋能,将资源变成IP,讲好四川文化“新故事”?通过文博会这个窗口,记者展开了探访。
(资料图)
产品新:推动品牌化发展,要符合文化IP自身特质
在四川展团,拥有独立展位的四川金笛服饰尤为引人注目。其中,大到服饰、画作,小到提包、手机壳,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元素:蜀锦。
“2017年,一位蜀锦传承人准备关闭工坊,我们觉得很可惜,就合作创立了‘原织蜀锦’品牌。”四川金笛服饰有限公司创始人黄萍说,传统蜀锦的应用场景相对有限,该品牌则希望打造适用于现代生活的蜀锦产品,例如“锦客厅”环境设计、个人形象设计、定制手机壳等,更多融入日常生活,让世界看见蜀锦之美。
四川金笛服饰有限公司展位
与传统蜀锦织造相比,品牌化发展需要不同的思路。“从一根蚕丝到一件产品,产业链太长了。”黄萍说,“原织蜀锦”品牌旗下,光是设计团队就有七八个人,生产环节则需要二三十人,近6年来已经申请了100多个产品专利。
四川金笛服饰推出的“原织蜀锦”手机壳
类似的创新思路,在四川展团比比皆是,为产品研发、产业发展带来不少新气象。
来自绵阳的四川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针对首批四川历史名人之一的大禹,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国内大禹纪念地有很多,我们重点聚焦大禹出生成长的故事,打造了‘小禹’这一文创形象。”该公司销售经理刘欢欢介绍。
其中一套3册的《大禹传奇》绘本,光是研发就花了3年。“从实物收藏、史实考证到专家论证,前期工作一定要严谨。”刘欢欢说,为了让绘本更贴合受众口味,设计团队一共画了5个版本,经过学生投票才敲定最终选用的版本。
一套三册的《大禹传奇》绘本
说到底,文创产品开发,要符合文化IP自身的特质。内江是国画大师张大千的家乡,当地推出的主题文创产品,重点对其绘画元素进行二次加工,形成文具、毛笔套装,以及水杯、鼠标垫等特色产品。宜宾文广传媒集团带来的竹节香薰蜡烛,不仅材质令人联想起著名的蜀南竹海,其香味基调也来自宜宾市花玉兰;“燃”鼠标垫则融入大观楼、哪吒行宫、燃面等宜宾本地建筑、美食特色,以潮流艺术的形式进行呈现。
内江张大千主题文创产品
推广新:强强联手形成合力,走出去寻求新增长点
作为夹江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张荣强每次亮相各大展会,总会现场指导观众上手体验,此次文博会也不例外。“四川是中国最早的雕版印刷中心,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就是由雕版印刷制成,我们今天就通过年画来体验。”现场,他将木版、颜料、棕刷等一一排开,一边耐心指导一边介绍。
通过现场互动体验,他也为夹江年画文创产品打起了“广告”。“我们以前自己开发过一些文创产品,漂亮倒是漂亮,但市场反响很一般。”今年,他们与一家设计公司和四川美术学院同时展开合作,推动文创产品“更新换代”。文博会结束后,张荣强将直接从深圳前往景德镇,为一款杯子打样并邀请各方专家把关。
夹江木版年画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张荣强(右)指导观众印制年画
记者在四川展团探访发现,与夹江年画的做法类似,不少文创产品、文化产业的推广都采用了“强强联手”的方式,以期形成“合力”。
内江大千园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张大千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故居,魏明伦、邱笑秋、欧豪年等文艺名家的艺术场馆,以及一大批人文景观都位居其中。“我们设立线下销售空间,通过书画展览、艺术交流等活动,发挥文化资源聚合和文旅融合发展效应,带动文创产品火起来。”张大千博物馆副馆长杨伟说。
四川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开发的禹羌主题文创产品
不少企业(单元)选择“走出去”。刘欢欢透露,目前,四川汇德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文创产品年销售额超过3000万元,其中一大秘诀就是与湖北、浙江、安徽、山东、重庆等地大禹纪念地合作,在当地设立文创产品销售空间。
黄萍则将目光投向海外,从2017年到2020年初,她带着“原织蜀锦”系列产品来了一场“绕地球一圈的锦色之路”,在法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阿联酋、日本、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举办包括走秀在内的各类推广活动。目前,她正带领团队筹备一部100集短视频,从历史、文化等各个角度,向世界讲述蜀锦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