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初音未来为主体的黎明期到以创作者为主体的VOCAROCK
在2007年8月31日初音未来(Hatsune Miku)合成歌声软件的发布及其引领的VOCALOID(虚拟歌手)现象的兴起之后,随着像米津玄師(Kenshi Yonezu)和YOASOBI等大热曲目的诞生,VOCALOID音乐场景已成为现今J-POP(日本流行音乐)无法回避的一部分。在本系列文章中,我们将追溯VOCALOID音乐流行的变迁,同时思考关于“VOCALOID风格”的含义,这个常常被提及但又不是十分明确的概念。
(资料图)
开发初音未来软件的Crypton Future Media早在2004年11月就已经推出了MEIKO这个VOCALOID软件。当时,虽然在音乐下载网站muzie等地已经可以看到使用MEIKO的乐曲,但并不存在像“Vocaloid场景”这样的形式或广泛的听众。这两个元素的形成始终要追溯到2006年12月推出的NicoNico动画和2007年8月发布的初音未来。初音未来凭借其可爱的外观和生成的“声音”相匹配的设置不仅受到了DTM爱好者的关注,还在发布时以非同寻常的销售记录成为了DTM产品。随着2007年的开始,NicoNico动画上开始出现一些使用MEIKO进行翻唱的视频,初音未来也在这个趋势下主要以翻唱的形式开始在NicoNico动画上发布。
通过使用共同标签“初音未来”(NicoNico动画的功能),每个视频都会被关联起来,并通过评论可视化观众的热情,初音未来成为了一股热潮。顺便说一下,使用VOCALOID创作歌曲的人被称为“VocaloidP / XXP”,起源被认为是9月3日发布的视频“初音ミクが来ないのでスネています”的评论中,投稿者被命名为“ワンカップP”(音乐制作人的意思)。这个文化来源于在初音未来之前在NicoNico动画上非常受欢迎的Aimas MAD(使用《偶像大师》相关作品为素材制作的MAD作品)的制作者,这个文化遵循了原作游戏中的“XXP”称呼方式。
现在进入正题。初音未来发售一周后,开始出现投稿原创歌曲的人。如果要挑选最重要的歌曲的话,可能会选择OSTER project的《恋するVOC@LOID》、ika的《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和malo的《ハジメテノオト》等。特别是《みくみくにしてあげる♪》创下了巨大的播放量,大大加速了初音未来热潮的发展。
根据ヒッキーP的指摘,业余音乐家即使在网络上发布原创歌曲,通常也会持续处于无法被听取超过100人的状况(参考:『ボーカロイド音楽の世界 2017』p.44/ele-king books)。然而,通过初音未来的名字和声音传达,她成功将各种音乐传达给了众多听众。尽管如此,成功的音乐作品有一定的定向性。以上三首歌曲都是角色歌,即所谓的“VOCALOID形象歌曲”。在柴那典的『初音ミクはなぜ世界を変えたのか?』一书中,作为资深的VOCALOID歌迷之一的Kobachika说:“即使是原创歌曲,如果不是聆听过动画歌曲、角色歌曲和同人音乐的人,也不容易听懂。”事实上,许多VOCALOID音乐创作者也来自于同人音乐、BMS(模仿音乐游戏《beatmania》的乐谱格式及其音乐游戏)等领域,而翻唱曲目也以动画歌曲、角色歌曲和东方Project作品为主。此外,虽然现在有专门针对VOCALOID音乐的俱乐部活动,即所谓的“VocaCra”,但最初它也是动画歌曲派对(即专门针对动画歌曲的俱乐部活动)的一部分。尽管这是在NicoNico动画内涌现的文化,但最初它被视为动画相关的一部分。
还有一首被称为“杀死”初音未来的音乐作品。那就是2007年12月7日发布的supercell的“メルト(Melt)”。
“Melt”的歌词是一首普遍的情歌,即使不是由初音未来演唱,也能成立。这首歌曲有着优秀的J-POP要素,如由四个音符(C、D、E、G)组成的引人注目的前奏乐句,以及使用了巧妙的二分音符和全音符的快慢节奏变化的和弦变化等等。然而,仅凭这些就说“Melt”让初音未来失去了市场是有些草率的。实际上,还有一些非角色歌曲也很受欢迎,比如2007年发布的ゆうゆ的“樱花季节”。与这些歌曲不同的是,“Melt”引发了一股“翻唱”(歌ってみた)的热潮。现在说“歌ってみた”大多是指翻唱Vocaloid歌曲的视频,但实际上,在Nico Nico动画上,“歌ってみた”这一文化的历史比初音未来还要久远。由于“Melt”的普适性,它产生了许多翻唱视频,占领了Nico Nico动画的排行榜,进而演化成了所谓的“Melt震惊”现象。这一现象常常被称为观众的目光从初音未来转向创作者的契机。另外,同时介绍一下baker的「celluloid」和livetune的「Packaged」。
「celluloid」是于2007年10月5日上传的一首Vocaloid歌曲,于2018年9月21日创下了在Nico Nico动画中历史第二长时间达到百万播放量的Vocaloid歌曲的记录。这首歌曲在歌唱风格和旋律方面表现出了令人印象深刻的创意,是在「メルト」之前引发了歌唱热潮的歌曲之一。它对Vocaloid乐坛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后来成为著名的VocaloidP,如sasakure.UK和40mP等人通过baker接触到了Vocaloid乐坛和它的趣味,开始投稿自己的Vocaloid曲目(参考:音楽ナタリー)。同时,这首歌曲的实景MV和摇滚音乐风格与「メルト」一起为「VocaloidP的艺术化」开拓了道路,可以说是一个先驱。
这篇名为《Packaged》的歌曲于2007年9月25日投稿(简短版本于22日投稿),在歌词方面属于连续演唱的人物歌曲,继承了《恋スルVOC@LOID》的风格。但是,从音乐上来看,它受到了Daft Punk和Justice等法国电子音乐的很大影响(参考:J-WAVE),在作风上也可以看出和同时期流行的Perfume相似(顺便提一下,有一些人认为Perfume的流行背景是因为在Nico Nico动画的animas MAD视频中很受欢迎)。作为代表初期的VOCALOID音乐制作人,livetune经常与supercell一起被提及。而后来成为著名的VOCALOID音乐制作人的DECO*27和wowaka等人,也是通过livetune的音乐加入到了VOCALOID音乐圈中(参考:Famitsu.com/KAI-YOU)。在VOCALOID音乐圈中,使用VOCALOID制作的Techno Pop音乐也被称为"Miku Pop",它在这个领域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此外,应该指出的是,《週刊みくみくランキング》(现在称为《週刊VOCAL CharacterとUTAUランキング》。通常称为“ぼからん”)于2007年10月9日首次发布,而同样持续至今的VOCALOID专门同人展销会《THE VOC@LOiD M@STER》(通常称为“ボーマス”)于2007年11月3日首次举办。因此,初音ミク(即VOCALOID)逐渐成为一个音源,以及导致独立音乐场景的一个音源,同时也诞生了诸如“歌ってみた”等音乐衍生作品(不过,《週刊ニコニコ歌ってみたランキング》的作者指出,“歌ってみた”热潮中supercell的《Black★Rock Shooter》比《メルト》更为重要(参考:Twitter)。
在2008年中期,又掀起了新一波的潮流。此前,流行的VOCALOID音乐主要以流行音乐和电子合成音为主,但是真正由摇滚乐队出身的摇滚音乐开始崛起了。其中特别值得关注的是#52-#54的VOCALOID排行榜(2008年9月22日至2008年10月13日)。164发布了他的初投稿《shiningray》,之后发表了《天ノ弱》;OneRoom(ジミーサムP)发布了「Scene」,之后发表了「No Logic」和「Calc.」;アゴアニキ发布了处女作よっこらせっくす」,之后发表了「モザイクロール」;DECO*27发布了处女作「僕みたいな君 君みたいな僕」之后发表了「モザイクロール」和「ヒバナ」。这些作品都位列前五名。当然,像baker这样的前例是有的,但是“VOCAROCK”这种利用VOCALOID进行摇滚的兴盛,直接源流应该就在这里。
2008年8月27日,livetune feat.初音ミク发行了《Re:package》,这是第一张主流发行的VOCALOID专辑。VOCALOID歌曲的卡拉OK配信正式开始,这个时期也开始了对VOCALOID歌曲的流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开始了基于任天堂DSi的软件『うごくメモ帳』的服务。此外,还要指出在这个时期,Treow和sasakure.UK的音乐分别具有现代音乐和Breakcore特色以及受到Progressive Rock影响的复杂节奏/发展。VOCALOID作为一个音乐场景,仅仅因为使用VOCALOID这一点就可以成立,有时也可以成为先锋音乐的土壤,他们是证明这个观点的第一代。如果谈到先锋的热门曲目,那么cosMo (Bousou-P)的《初音ミクの消失》也是2008年发布的一首作品(原版于2007年发布)。
如果说2008年cosMo的音乐展现了“ボカロ独有”的特点的话,那么从2009年到2011年,wowaka和ハチ的音乐则是“类似ボカロ”的。虽然有些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表述有些奇怪,但这种感觉很正常。当时,没有人会认为他们的作品风格是“类似ボカロ”的。但是,许多受到他们影响的人们开始出现,这些追随者们也变得出名,从而使得“术曲”的说法开始被广泛认知。如果只是有零星几个追随者出现,那么他们最多只会被称为“○○P风格”的Vocaloid音乐,然后就会默默无闻地消失。即使有很多追随者,如果他们并不出名,那么从外部来看,也不会被认为是“术曲”的。然而,笔者认为他们的音乐是当前音乐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并故意在此时点将他们的音乐风格断定为“术曲”的。接下来,笔者将在追踪Vocaloid音乐流行趋势的同时,探讨“术曲”的概念。
(2)席卷全场的wowaka和ハチ
在2009年8月12日,supercell发行了与歌手nagi(やなぎなぎ)合作的单曲『君の知らない物語』。这一事件不仅成为了日后继续涌现的ボカロP出道的开端,同时也象征着与下一代ボカロP的交替。许多人指出,正是在这个时期,年轻人开始广泛聆听ボカロ音乐。
在2009年的JOYSOUND年度排行榜上,supercell的「メルト」(melt)排名第9位。到了次年,排行榜中的10首歌曲中有5首是ボ曲,这一点也证明了这个说法。在这里,我们来看看在这个时期席卷虚拟歌手音乐领域的wowaka和Hachi。
wowaka在2009年5月11日发布的「グレーゾーンにて。」开始了他作为ボカロP的活动。从这首歌开始,就可以看到wowaka音乐的代表性元素,如一个小节中只有一个音符,关键时刻插入16分音符,以及在最后的1.5拍中使用“16分音符+16分休符+4分音符”(和3-2ソン・クラーベ后半部分大致相同)的节奏,一个在1、2小节内结束的主旋律,以及La-Mi或Mi-La((都是转位。虽然是小调,但把平行大小调的主音看作根音))的纯五度的重复,还有以小六度的Mi-Do上升的旋律等等。
在同年8月30日发布的16拍的四分之一节奏摇滚歌曲「裏表ラバーズ」中,以BPM159的16分音符的快速唱法展现了歌曲《初音ミクの消失》的旋律特征。虽然公开承认受到虚拟歌手音乐的影响,但長谷川白紙表示:“我认为《消失》是从打击乐的角度创作的(显然,合唱和一节之间明确分开,从歌词中也可以明显看出唱法的概念不同)。相反,我认为驱动wowaka的,正是那种可以与Nightcore联系起来的加速美学。“他继续说:“wowaka和其他ボカロP唯一可以分开的唱法,是唱歌,还是错误,我想还是wowaka的身体,快。大脑、手指、喉咙、舌头都一样(参照:Twitter 1/2)。
16分音符的快速演唱,像佐藤良明的『ニッポンのうたはどう変わったか: 増補改訂 J‐POP進化論』和铃木苏姬的『80年代音楽解体新書』都认为,这种唱法的源头可以追溯到民谣、南方全明星和佐野元春等人。但与wowaka相比,这些歌手似乎保持了一定的音高。imdkm在『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一书中引用了佐藤的观点,认为小室哲哉在“(4音1拍≒16分音符的)‘说唱节拍’的速度感中,明确展现了构成house和techno的16拍节奏,而通过广泛使用附点八分音符,保持了每个音高的清晰度和单词之间的连贯性。” 基于长谷川白纸和imdkm的讨论,我们可以认为,wowaka通过在整个歌曲中使用跃动的旋律展示了高速摇滚的16拍节奏,并更新了“歌唱”这一概念。wowaka曾表示,“我在与Vocaloid相遇并制作音乐的过程中,找到了在语言、旋律和乐句等方面感觉最有趣的东西,以及我的独特制作方式。我第一次有意识地全部使用这些技巧,并最终完成了「裏表ラバーズ」。”(参考:animate Times)
另一方面,ハチ在2009年5月20日发布的「お姫様は電子音で眠る」中开始了他作为ボカロP的活动。这种散布打击乐的风格也出现在后来的Hachi及其追随者的音乐中,但更突显Hachi的独特音乐风格的应该是他的第二部作品《Persona Alice》。恐怕是由合唱效果造成的不和谐的领奏音色相当具有特色。使用布鲁斯音符中的Mi♭也非常印象深刻。
2010年7月6日发布的代表作品《结ンデ开イテ罗刹ト骸》在旋律中使用了常规短调音阶中不存在的音符Fa#和So#。这个音阶被称为旋律小调音阶,ハチ/米津玄師使用的代表音阶,例如「Lemon」和「パプリカ」。然而,在谈论,ハチ时,不可或缺的歌曲应该还是于2010年8月19日发布的「マトリョシカ」吧。虽然这是一首具有各种要素的歌曲,但考虑到对后来的音乐产生的影响,选择挑选其副歌中的调性转换(C♯m→Em)、通称“Just the Two of Us进行”的和弦进行、左右交替演奏的吉他以及高BPM(205)等部分。虽然其他的细节将在后面详细讨论,但这里先看一下第一个“副歌中的调性转换”。
实际上,与「マトリョシカ」一样,2010年的三大热门VOCALOID歌曲wowaka的「ワールズエンド・ダンスホール」和DECO*27的「モザイクロール」也在副歌中进行了调性转换。这些歌曲是目前仅有的六首进入“VOCALOID神话” = 突破1000万观看量的VOCALOID曲目中的三首。 “副歌中的调性转换”也经常被视为“VOCALOID风格”的元素,可以说这个形象也是由这三首歌曲决定的。那么,“副歌中的调性转换”真的很“VOCALOID风格”吗?让我们看一下2008年至2019年12年间邦乐和VOCALOID曲目的排行榜。邦乐选取Billboard JAPAN Year End中当年或前一年发行的前五名(排除非邦乐,但日本原创曲目的海外艺术家在此范围内),VOCALOID歌曲选取当年发布的播放量前五名。两者均排除翻唱歌曲,如果出现艺术家/VOCALOID制作者重复,则只考虑排名较高的歌曲。同时,平行大小调被视为相同的调性,忽略第二段转调或B段转调后回到A段调性的情况。
通过调查结果,60首歌曲中,在邦楽中有8首,而在ボ曲中有20首歌曲在副歌中转调。与同年代的日本流行音乐作品相比,「副歌中的转调」确实(相对)具有「VOCALOID味」。在这里,需要理解的是,并不是说「副歌中的转调」是VOCALOID歌曲独有的要素。即使是在其他地方产生的要素,如果被许多歌曲采用并形成了追随者,它也可以成为该文化领域显着的特征。在这个意义上,与ボカロ P所受影响的上一代音乐相比,将其与同代的音乐进行比较也是合理的。
现在,当我们听到“副歌转调”这个词时,想必会立刻想起小室哲哉。这里再次引用imdkm的『リズムから考えるJ-POP史』一书中的内容:“过去,小室哲哉曾谈到他自己的创作风格被快速发展和突然转调所特征化的原动力是来自‘恐惧’。他说‘这是因为日本人的声音特性问题。如果是像外国人那样特别鲜明的声音,即使是简单的歌曲也可以唱得好。但对于日本人,拥有足以不仅凭借声音就能引起兴趣的独特个性的人很少。’”。这个言论的实质部分是充满启示性的,因为它也同样适用于VOCALOID。柴那典在他的『初音ミクはなぜ世界を変えたのか?』一书中也指出:“虽然使用VOCALOID可以通过‘调教’技术接近人类的声音,但基本上声音色调都是平坦的。音高偏差也很少,歌唱能力从根本上也不存在。考虑到忽略了声音信息量,因此为包含信息量的编曲和音色的曲子赢得了成功的观点也是可行的。”(imdkm和柴那典的讨论都与R&B歌手做了对比,这也很有趣)。
此外,我认为以前的作曲过程中一定有一个阶段是通过唱出旋律来确认的。但是,由于VOCALOID直接唱出了输入的旋律,因此可能会缺乏人性化。因此,人们可以制作出使用急速跳跃或半音步移等人类难以唱出的旋律(虽然精确区分这一点很困难,但这又是有意识的“独有VOCALOID”的另一回事)。此外,可能还可以提到“没有令人感到舒适的节奏”这一点。这可能已经被快速唱歌和高音所取代。唱歌文化强调像吉他演奏一样的快速弹奏,因此价值观认为能够快速唱出高音的人会被视为唱得好。与卡拉OK等相结合,这些类型的音乐变得受欢迎,因此“像VOCALOID一样”成为了一个词。此外,这种“缺乏身体性”的特点不仅适用于旋律,也适用于背景乐器组。当然,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仅是VOCALOID,整个DTM也会适用。但正如之前提到的Hikkie P所指出的,(不会演奏乐器的)业余音乐在VOCALOID之前几乎没有被广泛听取。因此,人们认为打击乐感强的音乐=“像VOCALOID一样”的观点也是有道理的。(参考:YouTube DOON. work频道)照:YouTube DOON. workチャンネル)。
让我们简要谈谈wowaka和ハチ受到的音乐影响。Wowaka的影响源于后朋克乐队NUMBER GIRL和SPARTA LOCALS等。特别是SPARTA LOCALS的“ピース”中最后的1.5拍节奏出现了“16分音符+16分休符+16分+付点8分休符”的riff,节奏也是16拍的4/4,给人留下了相当wowaka风格的印象。而ハチ的影响源于摇滚乐队BUMP OF CHICKEN和RADWIMPS等。这两位创造出的“vocaloid风”的源头可以追溯到90年代到00年代的日本摇滚乐,但是ハチ也承认通过NicoNico视频平台受到了平沢進等人的影响(参考:J-WAVE)。这两位音乐家在音乐上共同的特点是“高速摇滚”,但“自己制作插画”也是对后续影响非常大的一个点。他们树立了“以自我制作为核心的ボカロP”的形象。
这些由wowaka和ハチ所提出的音乐特性,对于接下来谈论vocaloid歌曲而言,是不可或缺的要素。下次,我们将追踪这些音乐特性如何被传承给下一代的ボカロP,以及如何演化为“vocaloid风”的音乐。
(3)关于kemu、トーマ和じん对后续的影响
进入2011年后,wowaka和Hachi的投稿停止了,但在VOCALOID(虚拟歌手)领域,他们的支持者开始崛起,创作出许多值得关注的VOCALOID歌曲和VOCALOID制作者。其中,值得一提的是kemu和トーマ。kemu于2011年11月7日投稿的《人生リセットボタン》开始了他作为VOCALOID制作者的活动,他与著名插画家和影像制作者合作的事情也成为话题,从他的第一部作品就创下了大热。
这首乐曲的音乐特点是以BPM200的高速摇滚为主,并穿插着印象深刻的16分音符的旋律(在kemu的音乐中通常夹在第三拍),可以说是沿袭了wowaka的风格,但kemu并不仅仅是wowaka的追随者。他将这些元素与高音压的合成器、来自金属乐的沉重吉他和鼓相结合,更新了wowaka提出的过度音乐特点。他的旋律和主题的构思也与wowaka不同。wowaka和他的追随者的旋律通常以构成音的三个音符(如果是小调则为La、Do、Mi,如果是大调则为Do、Mi、So)中的一个开始,但kemu的旋律常常以不同的音符开始(主要是La或Si)。他常常使用小调五声音阶,而以La、Do、La、So、La结尾的副歌也是kemu的象征。kemu提出的音乐特点也被继承到了之后的Omoi等Vocaloid制作人的音乐中。
在kemu之前,于2010年4月5日发布了「零に還る世界」一曲的トーマ,成为了ボカロP。他在2011年5月2日发布的「バビロン」一曲中获得了突破。
此后,トーマ将自己根源于后硬核(参考:M-ON! MUSIC)的激进和复杂性与Hachi的喧闹音乐风格相结合(或替代),并以与kemu不同的音乐风格呈现“过度性”(尽管kemu和トーマ都没有明确公开承认受到wowaka或Hachi的影响)。 「バビロン」的节奏变化非常复杂,从BPM186的4拍子开始,到Bメロ的前一小节变成BPM230的3拍子,到Bメロ后半部分变成BPM183的4拍子,甚至还穿插了临时的2拍子,而第二段的Bメロ则既没有BPM也没有拍子的变化,构成非常复杂。关于复杂性,如果将トーマ和之前以复杂性赢得人气的sasakure.UK结合起来考虑,则会变得更加有趣。トーマ和sasakure.UK在复杂性方面都在采访中表示,“为了在制作过程中多次聆听,以避免自己产生疲劳感”(参考:音乐Natalie / Nittan Shibashi的“为什么初音未来可以改变世界?”第232页引用)。虽然这不仅仅适用于Vocaloid音乐,但作曲和混音都是由自己完成的,这在除特例外的业余制作人中是比较普遍的。考虑到之前提到的“在Vocaloid出现之前,业余音乐几乎没有广泛听众”的情况,这也可能是“Vocaloid般”的形成的一个因素。トーマ所提出的音乐风格也被传承给了之后的Vocaloid制作人,如ユリイ・カノン等人。
kemu和トーマ之间有一个共同的音乐元素,即“吉他写作”。kemu在「六兆年与一夜物语」中,トーマ在「エンヴィキャットウォーク」中表现出了这一特点,其中包括在DAW上进行的切分等。这与「マトリョシカ」中分配给左右吉他的感觉也是相同的。这种“吉他写作”是当前VOCALOID音乐中常见的元素,它的源头似乎可以追溯到他们。由于VOCALOID音乐以打击乐为主流,因此很容易产生缺乏身体感的短语,但是由于基本上不进行现场演出,而是在录音中完成,这种录音艺术性质可能有助于引入编辑和(有意识的)技术性短语。
另外,除了后硬核外,「バビロン」之前的トーマ还发布了包含大量金属元素的所谓的金属核乐曲。kemu和トーマ都更新了“Vocaloid风格”,并具有金属元素,这一点非常有趣。在这里,虽然不考虑原因,但可能是由于Vocaloid歌曲的听众日益年轻化(合法免费收听也可能是一个原因),进一步追求华丽的结果。顺便提一句,Neru也是这个时期不可或缺的Vocaloid主流存在,他也有金属作为背景(参考:Twitter1 / Twitter2)。
在这个时期,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Vocaloid制作人存在,他就是以《虹色日记》闻名的じん(自然之敌P)。じん从2011年2月17日开始以Vocaloid制作人的身份活动,他的第一首作品是《人造敌人》。这首曲子和他的第二首作品《机械乐谱》都属于鼓打贝斯风格(顺便提一句,Vocaloid音乐界中也有许多鼓打贝斯的流行曲,比如iroha(sasaki)的《炉心融解》、satsuki ga tenkomori的《网游废人之呼吸》等),但是在同年9月30日投稿的第三首作品《蜻蜓之日》中,じん转向了摇滚风格,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关于じん(自然之敌P)的音乐影响,他的主要热门曲目包括「カゲロウデイズ」等,其BPM超过200的摇滚风格较多,因此可以说他的热门曲目也是“wowaka,ハチ以降”的现象。但如果说我个人的观点,相较于kemu和トーマ,我认为じん的音乐风格中并没有从之前的Vocaloid热门曲目中受到影响。实际上,他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投稿自己的作品之前完全没有听过Vocaloid曲目(似乎甚至不知道在NicoNico动画上可以投稿),这是一个事实(参考:『別冊カドカワ 総力特集 ニコニコ動画』p.22-23)。じん的音乐根源可以追溯到90年代至2000年代的日本摇滚,尤其是THE BACK HORN,但是我认为他的音乐不应只被切分为摇滚这一方面。じん除了受到日本摇滚乐的影响外,也公开表示受到了山下达郎和神前晁的影响(参考:BARKS/1st PLACE 公式サイト)。从专辑中附带的乐谱可以看出,“カゲロウデイズ”中频繁出现张力和音和开放和弦,而“チルドレンレコード”则以Ⅱm/Ⅴ和Ⅴm7等city pop风格的和弦为主。这两首歌曲虽然仍然被划分到摇滚流派,但“如月アテンション”和“想像フォレスト”则更适合归类为流行音乐。当然,kemu和トーマ也有流行音乐风格的作品,但是对于じん来说,每首歌曲都通过故事情节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内容。在考虑对后续音乐创作者的影响时,我感觉じん的跟随者中有很多擅长制作流行音乐的人,例如YASUHIRO(康宽)。另外,虽然じん的音乐BPM较高,但是快速演唱和复杂性等元素相对较少,相较于kemu和トーマ使用的“过剩性”,似乎不太明显,这是我的观点。
虽然这个系列专注于讨论Vocaloid音乐的音乐方面,但如果要谈到じん(自然之敌P),就不能忽略『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是一个音乐故事连续作品,发展到小说化和电视动画化的程度。然而,在Vocaloid音乐历史上,这种连作并不是那么少见。如果要举一个『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之前的代表性例子,那么可能是には(悪ノP)的“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Sasakure.UK的“終末シリーズ”、cosMo@暴走P的“消失ストーリー”、19's Sound Factory的“First Sound Story”。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虽然小说『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是在2012年5月30日发行的,但在2010年8月10日,其中一个“七つの大罪シリーズ”之一的小说“悪ノ娘 黄のクロアテュール”已经出版了。创作者本人的写作也是一个共同点。“Vocaloid小说数据库”这个可贵的网站作为参考,2010年只有一个“悪ノ娘”,2011年只有“悪ノ娘”的续集和另一个,但到了2012年增加到了13个。在这个时候,虽然只有三个标签,但进入2013年,从11个标签中发行了36个。截至2010年12月,“悪ノ娘”已经突破了10万部的报道,所以2012年的标题,包括『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也是在“悪ノ娘”的成功的模仿下出版的,到2012年9月,『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总销量已经突破了50万部的报道,因此2013年以后的标题也是在『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成功的模仿下出版的。
为什么会讲这么多与音乐无关的事呢?因为这种“VOCALOID小说”的流行也直接影响了VOCALOID音乐的流行。2012年5月12日,150P的“终焉之书计划” 終焉ノ栞プロジェクト』,同年7月3日,手塚翠的“女学生侦探系列” 『女学生探偵シリーズ』,12月1日,Last Note.的“御神乐学园组曲” 『ミカグラ学園組曲』,12月26日,ぷす(じっぷす)的“平成计划”都开始运作,并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这些作品都是根据“プロジェクト系”的热度和小说化的趋势所创作的,也被总称为“项目系列”。
在音乐方面,有很多音乐家也沿用了wowaka-kemu的风格,进入这个时期后,“模仿热门曲目”也经常被ボカロP和听众们指出。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虽然和上面列举的例子有些不同,但れるりり的『地獄型人間動物園』也是不可或缺的。这是一张专辑,收录了11位VOCALOID音乐制作人为“现代女孩内心深处的黑暗”所创作的歌曲。其中的收录曲れるりり的「脳漿炸裂ガール」虽然并没有到达模仿的程度,但可以说是代表“遵循热门规律的热门曲目”的典型例子。事实上,れるりり曾多次讲述“脑浆炸裂女孩”是一首研究热门曲目后创作出来的歌曲(参照:マイナビニュース)。
与此同时,开始出现了一些“受到仰慕影响”的音乐作品,而非仅仅“因为红了所以模仿”(虽然要完全区分两者很困难,但在这里我们重视各位ボカロP的言论)。2013年3月10日发布日向電工的「ブリキノダンス」就明显受到了wowaka的影响:一段单音的副歌旋律、节奏中处处都插入16分音符、并以“16分音符+16分休符+4分音符”这样的节奏结束前两拍。从音乐要素来看,这首歌曲完美地复制了wowaka的元素,而从PV变为了文字动画、黑白插画等其他元素上也能看出它从wowaka那里受到了启发。
该曲还由歌手SymaG(島爺)翻唱而成,并在niconico动画和YouTube上均突破了1千万次播放量。此外,它还被收录进了多个音乐游戏中,成为了非常受欢迎的一首曲目。「脳漿炸裂ガール」和「ブリキノダンス」都体现了上文提到的“受到wowaka和ハチ等人影响的跟随者们纷纷涌现,并且这些跟随者自身也因此而变得出名,从而首次获得“VOCALOID风格”的评价”的现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也是在这个时期,日本最著名的VOCALOID曲目之一——黒うさP的「千本桜」和宣传Google Chrome的广告曲《Tell Your World》由livetune推出。
《初音未来》的开发者佐々木渉在『初音ミク10周年――ボーカロイド音楽の深化と拡張』(《初音未来十周年——Vocaloid音乐的深化与扩展》)一书中谈到了《千本樱》的流行现象:“《千本樱》的原曲被制作出来,然后有人在卡拉OK中唱了它,接着又有人听了之后说‘这首歌怎么这么好听啊?’‘我想加到我的曲库里去,告诉我原曲名字吧!’等等。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流传出去了。听到这个真实的故事,我只能说,这首歌之所以流行起来,是因为大家都被它吸引住了。这个过程中初音未来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有趣的是,这首歌本身并不依赖初音未来,更像是一首因口口相传而流行的曲子。”
因此,《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千本樱》、《Tell Your World》以及小说、卡拉OK、电视广告等等的Vocaloid音乐在2011年至2012年期间已经深入人心。
到2013年中期,Vocaloid音乐的项目系列流行趋势已经趋于平稳,热门曲目数量减少。人们开始称Vocaloid音乐的衰退期到来了,也有人用「焼け野原」“焦土”这样的比喻形容它(要声明的是,这只是针对热门曲目的讨论,而不是针对整个Vocaloid音乐圈的)。即便如此,也正因如此,新的音乐流行开始涌现,如“ヨルシカ”、“ YOASOBI”、“ ずっと真夜中でいいのに”。这些流行趋势直接导致了当下日本音乐圈的变化。在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继续探讨这个“焦土”时期的流行趋势。
(4)n-buna和Orangestar的出现带来的新感觉
到了2013年中期,kemu和トーマ的活动停止了,而『カゲロウプロジェクト』的音乐发展也(暂时)结束了。虽然之前已经按照各个ボカロP的时期进行了区分,但是从2013年中期到2015年底,可能会有一些被忽视的东西。一般认为代表这个时期的VOCALOID制作者是n-buna和Orangestar,但是两人的活跃时间有微妙的差别,而最初大受欢迎的作品与这个观点不同。因此,首先让我们看一下当时流行的音乐。
这个时期的特点是从高速摇滚转向流行音乐(包括流行摇滚)。代表作品如スズム的《世界寿命と最後の一日》,想太的《いかないで》,TOKOTOKO(西沢さんP)的《夜もすがら君想ふ》,ユジー的《ミルクラウン・オン・ソーネチカ》,以及HoneyWorks,とあ,40mP,还有n-buna和Orangestar的多部作品。当然,之前就有流行音乐的热门歌曲,但是自2008年到2009年以来,受到了摇滚热潮的压制,无法称为第一线的音乐。因此,更恰当的说法是,不是由于高速摇滚转向流行音乐而成为热门,而是因为高速摇滚的流行趋势平息了,流行音乐才浮出水面。
Giga(ギガP)的EDM曲子也很有趣。他作为一个重视人声和音乐组合活动的音乐制作者,以Vocaloid P的身份重新出现,融合了DECO * 27的电子音乐元素,并展现了稳定的热度。在Nico Nico动画上,海外制作者唯一的百万点击曲目,Crusher-P的电子曲《ECHO》也是在2014年发布的(根据“Vocaloard Charts”的数据,该曲在YouTube上的播放量仅次于Hachi的《砂の惑星》)。
现在,n-buna和Orangestar被认为是这个时期代表性的音乐制作者,但两者的首次热门作品之间有一段时间间隔。n-buna在2013年2月19日发布的《透明エレジー》大受欢迎,在2014年2月24日发布的《ウミユリ海底譚》之后正式成为了受欢迎的ボカロP。Orangestar则在2014年7月17日发布了《イヤホンと蝉時雨》和2014年8月19日发布的《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两首连续热门曲目,成为了受欢迎的Vocaloid P。虽然《ウミユリ海底譚》和《イヤホンと蝉時雨》之间的时间间隔不是很长,但从当时的推特等信息可以看出,Orangestar最初也涉足了轻快流行音乐,并且比n-buna更早获得了热门。
n-buna和Orangestar的名字并列出现的时间大概是从2015年开始的。其中的原因可能是,两人当时都十几岁,有过交往,Orangestar在「空奏列車」中更接近了摇滚乐并且接近了n-buna的创作风格,两人都以夏季为主题的歌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比起n-buna和Orangestar,本应更受欢迎的HoneyWorks的歌曲是一连串的少女漫画式作品,与Vocaloid场景的听众有些距离。尽管两人的名字现在并列出现,但他们作为代表性的一代人还需要时间来证明。然而,本文主要关注音乐方面的趋势和对后来者的影响,因此不会深入探讨这一点。
让我们来看一下它们的音乐风格。n-buna在与ヨルシカ合作中已经充分展现了他擅长旋律悦耳的摇滚音乐制作的能力。正如前面提到的两首歌曲“透明エレジー”和“ウミユリ海底譚”,两者都以超过200BPM的高速摇滚为特点。但是,发布于2014年11月11日的歌曲“夜明けと蛍”却变成了一个BPM80的慢板摇滚情歌。该歌曲是目前为止在NicoNico视频网站上播放量排名第44的热门歌曲,但在这44首歌曲中,BPM低于100的只有“夜明けと蛍”和2017年发布的Hachi的“砂の惑星”。除此之外,还有其他著名音乐制作人制作的BPM低于100的歌曲,但很难说是代表作品。考虑到这一点,n-buna本人演唱的“夜明けと蛍”自我翻唱的YouTube视频已经超过了1千万次的播放量,可以说是一项伟大的成就。这首音符也非常少的歌曲,似乎已成为终结长达5年的过度压缩高速摇滚流行的决定性打击。
n-buna受到多位艺术家的影响,但在这里我们要关注的是People In The Box和the cabs(参考:OKMusic)。不仅是n-buna,许多属于残响唱片的乐队对VOCALOID制作者产生了影响。目前作为创作歌手和ヨルシカ的支援贝斯手活跃的谷田さん也是其中之一。在NicoNico动画上,存在著被称为“Post-Mic”的标签,用于标注后摇滚/大众摇滚风格的VOCALOID曲目,这些标签标记的影片数量超过900(当然,这些影片并非全部受到残响系乐队的影响)。在VOCAROCK中,编辑和技术短语的使用也很大程度上受到了这些乐队的影响。
Orangestar是一位以其简单的音色和编曲而闻名的VOCALOID制作人,甚至让人想要寻找其中的激进因素。他的代表作品「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和「Alice in 冷凍庫」中,副歌在第一段和第二段有所不同,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歌曲创作也不容易被归类为A段→B段→副歌的形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可以将他和トーマ联系起来讨论,但两者的多变性也有些不同。トーマ的手法可以被称作“片段式”,他会改变节奏和和弦等,打破歌曲中的连续性并产生不和谐的感觉,以此推动歌曲的发展,而Orangestar则几乎使用相同的音轨,仅改变旋律,这反而可以被称作“连续式”的手法。从这个角度来看,Orangestar的作风仍然是简单的(尽管在「Alice in 冷凍庫」第二段B段和「快晴」第二段A段中,也可以看到“片段式”的发展)。在旋律方面,重复的音阶“Do→Re→So”(如「アスノヨゾラ哨戒班」A段的〈明日よ明日よ〉、「Alice in 冷凍庫」最后的〈想い熱を放て〉、 「空奏列車」副歌的“用钻石来描绘这个世界”等)也是其印象深刻的特点。Orangestar的音乐风格是以钢琴和合成器为主角的流行音乐(虽然也有使用吉他的歌曲)。正如前面所述,他经常和n-buna一起被讨论,但两者的立场略有不同。n-buna出现在高速摇滚流行的末期,逐渐在摇滚的框架内消磨过剩的元素,而Orangestar则是作为表面化的流行音乐一支出现的,可以说他在场景中植入了非摇滚的感觉。
从BPM、音数、调式等方面来看,将n-buna和Orangestar的音乐风格视为快速摇滚≒wowaka和Hachi所定义的“似乎是VOCALOID的”音乐的连续体可能并不是很合适。那么他们的音乐风格是否“不像VOCALOID”呢?说实话,我本来是认为他们的音乐风格“不像VOCALOID”的人,但是通过查看关于ヨルシカ的推文等,似乎有相当数量的人认为他们的音乐风格“像VOCALOID”。当前的VOCALOID场景中确实存在许多被认为是n-buna的追随者的VOCALOID P。从这个意义上说,n-buna确实是创造了新的“像VOCALOID的”人物,但如果它在其他音乐场景中的比例也很接近,那么就不必特意说它是“像VOCALOID的”。毕竟,可以认为n-buna的音乐风格中有某些“像VOCALOID的”元素是合理的。在这里,我们希望关注旋律。ヨルシカ的代表作「ただ君に晴れ」和「だから僕は音楽を辞めた」副歌的开头旋律有共同点。它们以小3度上升的开头拍子(旋律在第1拍之前开始,以及该旋律)Mi→Sol或La→Do开始,以长2度上行到La或Re为落脚点。另外,尽管「ヒッチコック」副歌中有Mi插入到Sol和La之间,但它只有3连音的长度,因此可以视为同一类型的旋律。许多热门VOCALOID歌曲采用了这种旋律,其中包括在此系列文章中出现过的歌曲,如「千本桜」「六兆年と一夜物語」「ヘイセイカタクリズム」等。那么这个旋律真的是“像VOCALOID的”吗?让我们通过前几次提到的歌曲列表来进行比较。
根据检验结果,在以这个旋律开始的部分存在的邦乐包括嵐的《Troublemaker》(C段)和DAOKO × 米津玄師的《打上花火》(A段),而在VOCALOID曲中则包括Last Note.的《セツナトリップ》(B段/副歌)和太阳系Disco(副歌)等共计7首曲目。虽然这是一个五声音阶的经典旋律,但在代表性的VOCALOID曲目「千本桜」和六兆年と一夜物語」的副歌中使用了这个旋律,这是很重要的。因此,即使有人认为以这个旋律为标准的音乐“有点像VOCALOID”,也不奇怪。
顺便利用之前的歌曲,让我们考虑一下作者认为的“不像VOCALOID”的元素,即“保留主题的同时下降的旋律”。在本次比较中使用的音乐中,Mr.Children的“HANABI”的副歌和King Gnu的“白日”的B段等都是很明显的例子。虽然这个元素也想尽快进行比较,但问题是从哪里开始算作主题,以及什么是同一主题等问题。因此,本次使用了简单的规则(各部分的开头三个音高变化是主题,音程关系和节奏相同的主题是相同的主题,同一部分内下降的主题是下降的主题。还有其他一些细节条件,但省略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规则并不完美,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且确认是手动进行的,所以请谨慎理解。
根据这个规则,笔者调查了具有“主题下降”的邦乐有20首歌曲,VOCALOID有6首歌曲。有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原本是VOCALOID P的米津玄師的歌曲“Lemon”和“打上花火”也有这个元素,但在由ハチ发布的「マトリョシカ」和「パンダヒーロー」等歌曲中却没有。这种旋律具有流畅的进行方式,是人类演唱的音乐所独有的“漂亮的旋律”之一。此外,值得一提的是,kemu和トーマ的追随者Omoi的「テオ」(2017年)和ユリイ・カノン的「だれかの心臓になれたなら」(2018年)也有这个元素。如果认为这种“主题下降”是J-POP(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歌谣曲)的特征,那么可以说这种感觉在形成于2009年至2012年左右的“VOCALOID风格”中,在2017年左右流入了这种感觉。顺便提一下,即使在ヨルシカ的前面提到的三首歌曲中,根据本次规则,“主题下降”也是看不到的。
虽然稍微离题了一下,但以上就是n-buna的“类似于VOCALOID”的要素的研究(实际上这些要素与之完全无关,只是可能可以用“n-buna式”来替换“类似于VOCALOID”这个说法)。那么,曾经的高速摇滚已经成为过去,流行和流行摇滚开始兴起的VOCALOID场景将会如何发展呢?从下一篇开始,我们将追踪2016年以及之后的流行趋势,探讨VOCALOID场景的某种转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