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资讯正文

从《狂飙》到《漫长的季节》,爆款剧背后咋全是“野路子”?

2023-05-24 19:21:38 影视独舌

2023年5月24日刊|总第3245期

上周,根据民生新闻节目《1818黄金眼》改编的现实轻喜短剧《1818编辑部》宣布开机,官微当天发起了一个小投票:你最期待看到谁的新闻改编?


(相关资料图)

新闻热点改编为剧,是近些年话题剧的常规操作。热搜作为人们参与社会议题的重要途径,已经渗透到了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当中,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文娱产品的创作。

话题剧从内容、形式乃至人设都参照它,短视频里有成千上万的创作者每天讲述同一个故事,日更八千字的网文可能有5000字都是改编的当日新闻……文娱市场似乎进入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同质化阶段。

当这些产品挤在一起时,观众就会陷入到逃无可逃的境地,进而唤起一种身体性的拒绝和反感。

当然,这只是一种个体体验,但未必不是一个普遍观感。就剧集而言,当我们讨论爆款剧、品质剧时,很少再提及话题剧,它们往往与项目书中乐观的想象不同,播出后难以达到万众讨论的盛况,悄无声息地完结仿佛才是宿命。

最直接的一个问题是,它们没有新鲜度。一个热点事件从产生到结束,要通过不同媒介在人们眼球中走过数不清的次数,等轮到剧集时,观众早已身心俱疲。

近期的几场大会,从行业大佬到创作者都在各个场合不厌其烦地强调创新,尽管这是最不创新的一个话题,但从今年以来的爆款剧和品质剧来看,新鲜度已经成为好剧的第一指标。实际上,国外著名的烂番茄网站就是以新鲜度(Fresh)为指标评定作品优劣的。

今天的“影视七日断想”,就试图从新鲜度这一角度,说说剧集的蜕变。

导演的艺术

“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是编剧的艺术”,这句流传甚广的话隐含着对电视剧好导演的定位:手快、活儿好、会管理。

但现在,它并不完全正确。或许制片公司仍然会从成本控制等层面挑选导演,可在忠实观众心里,已对各导演的长处和短板如数家珍:这个导演景拍得美,那个导演大场面拍得好……导演的重要性愈来愈在观众的反馈中得到体现。

近年来豆瓣最高分剧《漫长的季节》不是一个传统的剧集作品,而是融入了导演辛爽大量的个人化表达。从流畅又有艺术感的镜头语言,到标志性的儿歌;从大量的“彪学”梗,到耐人寻味的背景音乐;从原剧本的《凛冬之刃》到不走寻常路的《漫长的季节》,辛爽为这部剧打上了鲜明的印记。

《漫长的季节》的反惯例操作,说明传统剧集的制作流程出现了变化。而观众愈演愈烈的“盘剧”则意味着人们已经不满足剧集仅仅作为一种快消品式的客厅文化,而是对它们寄予了更大的价值和思想寄托。

从这个层面来说,蜕变后的剧集既不像网剧,也不像传统的电视剧。

而这一蜕变,是由创作者和观众合力完成的,观众所热衷的“盘剧”固然有可能给剧带来舆情风险,也会在整体上形成倒逼创作者注重细节和有效表达的推力。

沉浸的艺术

今年好剧频出的现象证明,剧集不需要迎合受众经短视频改造后的观剧习惯。

这里说的观剧习惯,就是把电视剧当广播剧听,把短视频追剧看成一种追剧行为。

还是以《漫长的季节》为例,看剧的观众总会有几个印象深刻的镜头。比如,王阳认识沈墨后,在家洗澡时背景音是沈墨弹奏的钢琴曲,曲调欢快,画风明亮,一个男孩对一个女孩无法抑制的喜欢跃然于屏。但当他低头再抬起来,色调徒然转冷,钢琴曲转向悲伤,再看洗漱镜里的王阳,已是一张悲伤恐惧的脸。

再比如,第二集专门有一场戏,拍的是王响往墙上挂厂长去医院慰问他的照片,这段戏完整呈现了一个中年男人的志得意满和一个工人的骄傲。看似闲笔,其实在第十二集中得到了呼应:

王响亲手摘下了那幅照片,换上了儿子的遗像。两场戏他对妻子说的话一模一样,“正道不正道?”但心境、语气和状态已然大不相同,一个父亲的精神世界在那一刻轰然倒塌。

这种沉浸式追剧的快感,是切片追剧和听广播剧追剧所不能体会的。我们常说,作品的魅力往往在于故事的过程,而非结果,剧集应该以别具一格的视听语言、伏笔千里的故事为武器,对抗短视频和其他文娱产品的竞争,同时捍卫领地。

就像辛爽在采访中说的,不要低估观众,低估是一种创作者的傲慢;也不要怕观众曲解作品,被曲解是所有作品的命运,这种曲解反而可能会产生一种新的美感。

思考的艺术

沉浸式观剧往往带来有效思考,而长视频的一个重要价值便在于思想性,它能让观众开启思考,产生共情,甚至影响到人的价值观。

《漫长的季节》中一句简单的“向前看,别回头”让人感触良多,引发对人生和时代变迁的思考。小人物的一声叹息,也可以很有力量。

冯小刚执导的第二部网剧《回响》,是我个人心中今年以来最被低估的一部作品。很多人冲悬疑线而来,失望而归,但如果单论情感线,它就是近几年难得的佳作。

刘恒老师说,人类的战争持续时间最持久的,而且无处不在的,是男人和女人的战争。这个战争始终在酝酿、在爆发、在延续、在变换花样。但是雌雄大战是爱的源泉,也是恨的源泉。

这句话在《回响》中得到了深切体现。探讨两性情感话题的剧目一大筐,但像《回响》这么冷静、这么现实、不预设立场、充满哲学思辨、金句频出的作品并不多见。它跳出了热点讨论中极易出现的非此即彼和非黑即白,用冷峻而理性的笔触描写了两性之间的情感真相。

当然,剧中人物一些书面式的对话是否妥帖确实值得商榷,但这些又是其文学性得以保存的重要因素,这就又是另一个创作层面的课题了,在此不谈,贴一段原著中评价电视剧的金句:

“这或许也是如今许多电视剧‘不好看’的原因:不该他讲的话他讲了,不该是他做的事他做了,这就根本不符合这个人。观众当然觉得不好看了。”

作者的艺术

谈《回响》就绕不开冯小刚,绕不开他的反其道而行之。

重情感而轻悬疑,这是忤逆观众的“迷雾审美”;放弃悬疑剧中常见的色调搭配,创造性地使用墙缝中青苔的浅绿色作为主色调;放弃情节化的改编,保留原作的文学性……这些来自作者的“任性”,新鲜,有趣,且发人深省。

忤逆观众审美的除了他,还有张大磊和李樯。

张大磊执导的《平原上的摩西》在今年入围了第7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剧集单元,成为该单元创立九年来首部入围的华语作品。

这部剧的作者性体现在,氛围怀旧、风格写实、节奏舒缓、非职业演员……这些特点几乎是他那部文艺片《八月》的延续,张大磊几乎是在用电影的思维创作网剧,这引起了很多讨论,有人欣喜,有人则不能理解甚至是愤怒。

由李樯担任编剧并监制的《外婆的新世界》将主角设置成了一个六十岁才进入青春期的“叛逆”外婆,借网剧之壳拍了十二部电影,拓宽了网剧的表现形式,拓延了主角的择选范围。

很多时候,野路子才是正路子,所谓的正路子其实是死路子。在国剧的发展过程中,总得有这样一批创作者在我们超越我们想象的地方跳舞。

情绪的艺术

前几天,《狂飙》正片有效播放量在“云合数据”正式突破百亿,成为继《庆余年》之后又一部进入百亿俱乐部的作品。

《狂飙》为什么在今年为什么这么火?有一种观点认为它满足了人们的一种原始的情绪冲动,有人看到了一部底层民众的突围史,一个老实人的黑化之路;也有人看到的是正义虽迟但到的朴素真理;还有人体味到的是“大嫂”“兰姐”的女性魅力。

当疯狂的情绪逐步褪去,很多人发现自己当不了高启强,也成不了安欣,反倒更可能是那个被老默一把推下楼的民工老汉。总之它在不同阶段,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情绪抒发。

情绪价值能决定一部剧集的命运。与《狂飙》同期播出的《三体》,故事是中国的,人物是中国的,拯救人类的方案是中国人提出的,“古筝行动”的实际指挥者也是中国人,但它却主动放弃了这种“国族自豪感”的情绪创作,保留了原著中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考。

在电影剧集都乐意消费一把“国族自豪感”的当口,这样的选择又何尝不是开创了另外一股新风呢?

【文/许心强】

关键词: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

动态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