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二级市场加速探底,主动权益基金整体业绩也是节节下行,年内跌幅超过25%的基金日渐增多,其中金鹰基金的两只产品多元策略和责任投资都在这一垫底的行列中。截至8月18日收盘,2016年成立的老基金金鹰多元策略跌幅达到26.54%,2021年成立的次新基金金鹰责任投资跌幅约为25.05%。
从现任基金经理来看,前者的现任基金经理是潘李剑,他是公司一手培养起来的基金经理,目前已经担任公司的权益研究部总经理助理,但是担任基金经理却仅有一年半左右;后者的现任基金经理是殷磊和李恒,两人担任基金经理也均不到一年半,新人纷纷担任基金经理,目前看来似乎危大于机。
金鹰多元策略基金经理越换越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潘李剑大幅换仓人工智能代价高
先看多元策略基金,该基金成立于16年的8月9日,潘李剑已经是基金的第五任基金经理;但是,前四任基金经理的任职回报均为正数,潘李剑的任职回报大幅低于此前的基金经理。2023年至今,该基金的净值增长率为-26.54%,同类排名在后五十位中。
潘李剑是今年3月才开始管理产品,因此基金风格的变化也在情理之中,对比基金一季报和二季报的重仓股来看,基金的风格发生了巨大变化。潘李剑把前任樊勇的思路全部推翻,一季报的重仓行业基本都是复苏线上的受益行业,前三大重仓分别是山西汾酒、舍得酒业和志邦家居,只有第十大重仓海康威视与科技线有所重叠。
不过基金二季报的思路换到了热门行业,潘李剑换掉了全部的上一季重仓,选择了人工智能领域的十只股票,其中排在前三的分别是中际旭创、浪潮信息和巨人网络。如果审视6月30日时十大重仓的年内涨幅,五只股票已经实现了翻番,特别是中际旭创年内翻了三倍,但是为何组合的业绩却如此难堪呢?最可能的原因还是基金经理调仓时点靠后,没有把握好买点和波段收益,从而未能收获涨幅最大的阶段。
基金经理在季报表示“二季度本基金保持了积极的投资策略,持仓做了比较大的调整,重点配置AI相关的上游算力及下游应用。本基金将采取多元化的投资策略,力争给持有人带来预期回报。”
对比来看,潘李剑目前还独自管理着金鹰内需成长和金鹰品质消费,两只基金年内的净值跌幅也超过20%,二季报重仓股还是整体以白酒为主的大消费类公司;那么,潘李剑究竟是擅长大消费还是AI呢?
金鹰责任投资双基金经理依然不奏效
次新基金业绩走低迅速滑向清盘边缘
再看金鹰责任投资,该基金前年3月中旬才成立,但是成立后的两个完整年度内均表现不佳,2022年全年,基金净值下跌约为28.74%,2023年从年初到现在,基金的净值下跌约为25.05%,同类排名均在比较靠后的位置。
从产品的历任基金经理来看,在首发的基金经理倪超离任后,目前合作搭档管理的殷磊和李恒都是新人,1+1也未必能起到大于2的效果。同样是对比今年基金一季报和二季报分析,基金最大的变化是在于从重仓香港股票调回到重心内地股票上。
基金一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不仅腾讯、快手、美团和哔哩哔哩这样的互联网大公司在榜单之上,而且还包括了华润万象生活、香港交易所、心动公司和微盟集团这样颇具特色的公司。3月31日时,十大重仓中的内地股票只有三七互娱和恺英网络。
基金经理在一季报表示“本基金于春节后出现明显回撤,主要原因是因为春节后A股中小盘股票和主题板块活跃,同时对TMT行情的认知不足,以及港股市场大幅回调所致(春节后中美气球事件、美国就业数据超预期、海外银行业危机等),其中地产物业和互联网板块回撤较多。”
但是到了基金二季报十大重仓股中,竟然变成了全部的十只A股股票,三七互娱成为唯一保留下来的公司,同时其余的重仓公司基本都出自当时大火的人工智能产业链中,年内至少翻倍的公司就包括了中际旭创、源杰科技、天孚通信和新易盛,不过基金的业绩却有些惨不忍睹,问题可能和多元策略如出一辙。
“二季度本基金保持了较高仓位,在配置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大幅减配了港股,加配了人工智能上游算力和下游应用方向,同时对其他成长赛道保持积极关注。行业层面重点配置了通信、传媒、电子、汽车、机械等行业。” 基金经理表示。
值得警惕的是,季报中提示“报告期内,本基金已发生连续超过20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低于5000万元的情形。”对该基金而言,如何扭转这一面临清盘的窘境或需要做出大调整。
内容来源:壹财信
作者|苏向前